1、原理 当CO.CO:等气态分子受到红外辐射(1-25um)照射时,将吸收各自特征波长的红外光。引起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.产生振动一转动吸收光谱,即红外吸收光谱。在一定气态物质浓度范围内,吸收光谱的峰值(吸光度)与气态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。因此.测其吸光度即可确定气态物质的浓度。 CO的红外吸收峰在4.5um附近,CO2在4.3um附近,水蒸气在3um和6um附近·因为空气中COZ和水蒸气的浓度远大于co的浓度·故千扰CO的测定.在测定前用致冷或通过干燥剂的方法可除去水蒸气:用窄带光学泥光片或气体滤波室将红外辐射限制在co吸收的窄带光范围内.可消除CO2的干扰。 2、非分散红外吸收法co监测仪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co监测仪的工作原理,从红外光源发射出能量相等的两束平行光,被同步电机M带动的切光片交替切断。然后,一路通过泥波室(内充co和水蒸气.用以消除千扰光)、参比室(内充不吸收红外光的气体,如氮气)射入检测室.这束光称为参比光束。其co特征吸收波长光强度不变.另一束光称为测量光束,通过滤波室、测量室射入检测室二由干测呈室内有气样通过.则气样中的co吸收了部分特征波长的红外光.使射入检测室的光束强度减弱。且Ale,含量越高。光强减弱越多.检测室用一金属薄膜(厚5-10um)分隔为上、下两室,均充等浓度co气体,在金属薄膜一侧还固定一圆形金属片.距薄膜0.05-0.08mm,二者组成一个电容器。这种检测器称为电容检测器或薄膜微音器。由干射入检测室的参比光束强度大干测量光束强度.使两室中气体的温度产生差异,导致下室中的气体膨胀压力大干上室.使金属薄膜偏向固定金属片一方,从而改变了电容器两极间的距离.也就改变了电容量.由其变化值即可得出气样中co的浓度值。采用电子技术将电容量变化转变成电流变化.经放大及信号处理后,由指示表和记录仪显示和记录测量结果.测量时,先通入纯氮气进行零点校正.再用标准:III,气体校正,zui后通入气样,便可直接显示、记录气样中co浓度(c).以ppm计。我国生产的非分散红外吸收:III,监测仪有多种型号和规格.分别用干大气和废气的监测,zui低检出限达0.lppm.本。
本文连接://www.krispprod.com/newss-1048.html
|